来源:南方日报

最近,北师大校友古董捐赠还没有进入实质性交付程序,就在业界引起轩然大波。

紧接着,一些围观者翻出三年前媒体对冀宝斋博物馆的报道。这两起事件都直指同一个话题:北师大这一趟是否遇上“国宝帮”了?质疑者的逻辑很简单,假设6000件藏品都是真的,北师大获捐宝物毛估市场价在1.2万亿元人民币左右。不过,捐赠人委托的律师面对南都记者的采访非常确信地说,所有质疑都是不成立的。

目前,有关捐赠的事情仍在等待有关各方的调查。不管最后确证的藏品是真是假,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值得注意的信息:北师大受捐的这批藏品和冀宝斋博物馆馆藏的宝贝一样,当初大部分都是以不太高的价钱买回来的。其中,一个看似比较合理的解释是,有些宝贝是境外回流的艺术品,卖价本来就不能以国内的估价方式来理解。

回流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化学界和中医学界。不过,近十年来,我们经常会在电视新闻上听到,譬如说,公司在等资金回流,异地就业的农民工回流家乡,中概股回流……艺术品的回流与新闻讲的这些回流意思比较相近,可以直接理解成以前卖到香港、台湾或国外的艺术品,流回到了中国内地市场。

回流的大背景是,中国内地的经济形势比以前这些东西流出去的时候要好了,相关艺术品现在的市场行情比以前的流入地要好。因而,回流的潜台词,就是你还可以捡漏。捡漏就意味着捡便宜。

然而,笔者认识的“国宝帮”同学,个个都有一满屋子的古董字画,这得需要翻来覆去地捡多大的漏才能藏到这么多东西。为什么他们能捡,我就从来没从市场上捡到过“几百元或几千元一个元青花和宋代官窑瓷器”呢?

近十年来,国内的艺术品市场大热。由于里边裹挟着巨大的经济利益,“回流艺术品”由此也被各路商家推向了资本操作的台面。一边是爱国企业家接连不断地斥巨资从国际拍卖市场抢下流失多年的国宝,然后送回来捐给国家,另一边则是在各种艺术品拍卖会和博览会上,贴上“回流”标签的古董、紫砂和字画成行成市地以低价向国内收藏者吆喝叫卖。

笔者曾经在广州茶博会逛过几家所谓的台湾回流紫砂展,大大小小的档口数过来每家也有几百件,叫价从一千多到几千、上万元不等,其中不乏做工粗糙但但也不能说是歪瓜劣枣级的作品,被冠之以名家的称号而以重点推荐。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一些不懂行的买家路过看到有这么多人在欣赏,自然忍不住上去看个究竟。卖家马上施展其三寸不烂之舌,对围观者噼里啪啦地盖头就是一通洗脑,结果不道自明——有些人稀里糊涂地就把荷包里的钱掏了出来。

花几千元买一把劣质或仿冒名家的紫砂壶,收藏者蒙受的不过是一次小损失。按照某些大头虾朋友的话讲,就当打次麻将输了钱。但是,在拍卖会上花几万元买一件“出口转内销”的假古董或假字画,那就真的不是一般人打麻将可以输得起的钱了。在广州市场上,笔者听得最多的就是,某人拿出一件从香港拍回来的“黎雄才”或“关山月”的作品,通过这边画廊或拍卖行重新进入流通市场,而且给了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起价——譬如,广州一幅来源清晰可靠的黎雄才斗方,行价在40万元到80万元不等,那他开出来的价钱可能是10元或20万元。这对知道关、黎的土豪来说,那是多大的诱惑啊。这时候如果又有一两个行内知名的业内人士给卖家做托,那这笔交易马上就可能成了。经验告诉我们,就算面对一幅真的关、黎作品,十个人当中也可能有三四个人会说假,而反过来,把赝品看成真品的人也不会是少数。这说明,在没有权威的鉴定部门出具意见的情况下,靠朋友圈的眼力来保障交易安全,并不是一件非常靠谱的事。

言归正传。外国人看不懂中国的字画,并不意味着他们也看不懂中国的瓷器。当今全球十大顶级陶瓷品牌梅森、爱玛仕等等,不都是在学中国文化吗?特别是在网络经济时代,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的文化经济交流比以前任何一个时代都要频繁紧密。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火爆,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哪里还有那么多低价的国宝回流给中国?从地理位置上来讲,台湾和香港的距离就更近,就算他们对中国书画的价值认同感不如内地,但多少也是有文化上的认知的。

说实话,回流的艺术品不是没有,而是没有那么多。有些人偏要说有那么多,你还信,就是不理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