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 | 吴为山:关于制定美术馆藏品定级标准的提案等四条提案

 发布时间:2020/5/24 21:03:12

藏品梳理 合理定级 有效利用


关于制定美术馆藏品定级标准的提案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协副主席吴为山

  美术馆承担着对视觉文化成果的收藏展示、研究梳理、公共教育的重要职责,对于国家文化的传承与积累以及引导美术事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在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保障人民基本公共文化权益、促进公民道德建设、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美术馆的藏品承载着国家、民族的文化记忆,是美术馆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
  近年来,我国美术馆事业获得长足发展,呈现繁荣景象,藏品数量快速增加。据全国美术馆藏品普查数据统计,截至2020年2月,全国326家国有美术馆,藏品实际数量已达641362件,是1986年藏品总数的32倍,涵盖了绘画、雕塑、书法篆刻、工艺美术等各种类型。然而,与日渐丰富的藏品资源形成反差的是,由于各种历史原因,至今尚未出台统一的美术馆藏品定级标准。目前已经颁布的《文物藏品定级标准》《近现代一级文物藏品定级标准》,主要是根据文物藏品的特性和价值来制定。但是在美术馆的实际工作中,文物类藏品的定级标准对于美术藏品缺乏有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难以对美术藏品进行合理定级,造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的馆藏文物“必须区分等级”的法律规定不能完全贯彻落实,美术馆藏品法制化管理无从谈起。同时,出现了一些美术馆、美术收藏机构各自为政、自定标准,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这给美术馆藏品的科学保护和规范管理带来诸多困难。
  藏品定级,是在对藏品进行辨明真伪、考证年代,评价藏品的艺术、历史、科学等价值的基础上,根据藏品价值高低,区分确定相应等级。对于美术馆而言,藏品定级有利于对不同等级的藏品开展保管、展览、修复、研究等工作,做到有的放矢,确保对珍贵藏品实施重点保护,在利用中进一步诠释和丰富其价值,使其“活起来”;对于行政部门而言,藏品定级是加强藏品管理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在制定藏品管理政策过程中,准确把握不同等级藏品的情况,提高行政决策水平和工作效率;对于国家文化发展而言,通过藏品定级,可以有效加强对国家美术藏品这一重要文化资源的科学管理、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更好发挥文化资源的自身价值,传承文化记忆,丰富精神世界,弘扬民族精神,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为此,我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尽快研究制定全国统一的美术馆藏品定级标准,明确不同级别藏品的划分依据和具体要求,完善美术馆藏品管理基本制度体系,提升美术馆藏品的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水平。
  二是在美术馆藏品的级别划分上,可参照《文物藏品定级标准》,将藏品分为珍贵藏品和一般藏品,其中珍贵藏品分为一、二、三级。定级的标准应着重考虑“作者”和“作品”两个核心指标项,即一方面要看作者在美术史上的成就、地位和影响,另一方面还要从藏品本体的艺术性、珍贵性、代表性、稀缺性、完整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如,美术史上名家大师的经典代表性作品,历史价值高、品相完整,可优先定为一级藏品。在一级藏品标准的基础上,再确定二、三级藏品以及一般藏品的划分标准。
  三是美术馆藏品定级是一件复杂、细致的工作,需要慎重对待。国家文化行政部门可组织相关专家,根据美术馆实际情况,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美术馆藏品特性深入分析,研究提出美术馆藏品的定级原则和定级标准。此外,还需规范藏品定级工作的运行模式,保障定级工作顺利进行,对开展美术馆藏品定级工作的基本途径和操作程序做出具体规定,包括相关组织机构、运行机制、经费保障等,以确保全国美术馆机构遵照执行。
 
让革命老区留下艺术经典
关于加强红色题材精品创作,并落实到革命纪念地的提案
 


红色文化是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创造、积累的,是彰显党的性质和宗旨,体现人民和时代的要求,凝聚各方面力量的先进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标识。

红色题材文艺作品是红色文化时代精神的展现,它承载着红色历史,铭刻着红色记忆,流淌着红色血脉,凝结着红色传统,在增进人民的爱国情怀、培育人民的高尚情操、铸就人民的创新精神上,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为新时代伟大实践提供不竭精神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近年来,红色题材文艺作品不断涌现,其中不乏一些精品力作,但高质量的艺术精品仍然缺乏,甚至还出现一些不理想、低品质的作品。此外,红色题材艺术经典大都被收藏于各大美术馆、博物馆,而相应的有关的老区的革命纪念馆却鲜有收藏。为传承好红色基因,让红色艺术精品不断走进人民。我提出以下建议:

1. 挖掘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

红色资源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红色历史遗物、建筑、旧址等,它们是红色基因的“孕育地”“储存库”。艺术创作应以革命历程为线索,以革命精神为突出点,兼顾区域特点,做好对红色资源的调研。沿着中国革命所走过的路,从建党、革命根据地建立、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直到夺取全国胜利等重大历史事件中,体现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进程。要深刻认识到,在经过了艰苦卓越的斗争,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领导中华儿女团结奋斗谱写的壮丽诗篇,书写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可歌可泣的人和事,彰显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创新精神。

在调研过程中,要找准结点,提炼精神,编写脚本。也要注意到印刻在原革命根据地和当时的国统区,甚至境外的红色革命足迹,对重要的历史事件进行经典的解读。如在早期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中,周恩来等人建立了中国共产党旅欧支部,中共六大原址。

2.加强艺术创作人才队伍建设

创作者是作品艺术质量的主体。在艺术创作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应发挥大师示范引领和传帮带教的作用,注重对红色题材的当代表现方式及其理论的研究,充分体现历史观、艺术观和表现方式;艺术表现要区别于图解情节的简单描绘与刻划,避免将创作流于概念化、公式化、脸谱化,要挖掘思想的深度、历史的厚度、情感的纯度、艺术的高度、审美的新度;在创作中组织学员集中学习“吃透”红色题材,研究新时代红色题材创作的规律,带领学员进行实地考察,如重走长征路等,增强创作者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

3. 做好红色题材创作规划

目前,在有些地区红色题材艺术创作还缺乏统一协调机构和归口管理部门,未形成明确的总体创作规划,缺少科学管理。因此要加强领导,统筹规划,做好顶层设计安排,例如,可考虑由中宣部统筹制定红色题材创作规划,合理调配人员和各种资源。同时,要充分发挥红色故事发生地的各级政府、国家艺术基金及各类艺术基金、各行业协会、各艺术创作机构和艺术展览机构、党史研究部门及专家的作用,引导各方面力量共同推动红色题材艺术创作。

4. 深化红色题材精品宣传推介

目前,随着红色旅游方兴未艾。到革命老区的游客越来越多,让红色题材精品落实到革命根据地,就是要让更多的人们看得见、记得住,推动红色文化深入人心。一是在革命老区策划主题展览,如在2019年,中国美术馆先后两次举办《中国美术馆藏延安美术展》,诠释延安精神的当代价值;二是梳理红色题材经典作品。通过对各大美术馆、博物馆的红色经典作品进行梳理,整合资源,并进行出版、复制,将经典作品的复制品赠送给相应题材的革命纪念馆;三是推动红色艺术精品进教材,培养青少年爱国爱党的情怀;四是结合好革命纪念地所在的城市需求,如雕塑类艺术创作应结合地方区域的文化定位,利用好城市空间,展现城市的“红色魅力”。 


 
文化交心 同舟共济
关于注重通过艺术加强疫后的国际文化交流的提案
 


2020年春天,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牵动着世界各国人民的心。疫情发生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采取果断、有效措施,以世所罕见、史所罕见的组织动员,开展了一场规模宏大的疫情防控阻击战,最大程度地保障了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的生命健康权益,为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作出重大贡献,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国际担当。

在中国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170多个国家领导人和40多个国际和地区组织负责人通过各种方式,纷纷高度评价中国为抗击疫情所做的努力,表达对中国的支持和对中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的意义。但是,与此同时,还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国际上有人提议全面对中国人关闭边境;有人发表带有歧视性的种族主义言论;国际互联网上不乏有关中国疫情的谣言,迷惑世人视听。面对种种因疫情而起的谣言、阴谋论和歧视言行,在疫情后加强与深化文化交流是消除隔阂误会、促进民心相通相知的重要途径。而艺术能直指心灵,是最好的沟通交流方式。对此,我认为应在疫后注重通过艺术加强国际文化交流,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抗疫故事,消除误解,增进理解,共同发展。建议如下:

1. 阐释好中国抗疫故事背后的中国理念

向世界讲好中国抗疫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要用最鲜活、最真实的语言进行表达。一是聚焦抗疫现实,塑造出鲜明的“在场感”和“当下感”。抗疫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生动素材,在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下,从地方到军队,从医疗界到整个社会,从政府部门到各民间机构全面行动。不仅体现了对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更是体现了中华民族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部分的责任担当,彰显了中国制度的优越性;二是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抗疫展现了中华儿女团结一心的凝聚力和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兼济天下”的传统美德,表现各行各业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平凡而英雄的人民,通过对中医药全程参与疫情防治工作,全程发挥作用的事实,阐释传统文化的特色和价值;三是歌颂医务工作者伟大的奉献精神。从人性、人情、人本的角度,记录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的大无畏精神,在此过程中产生的感人故事,展现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四是要有自觉的超越意识。在发现与反思中建构人文精神,引发全人类的思想共鸣,构成中国抗疫故事从现实到精神的表达,让世界更加清晰、真实地了解中国。

2. 通过经典作品有效深化国际文化交流

   文化经典是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结晶,是时代的标志。因此,传播经典就是传播一个国家的精、气、神和灵魂。艺术经典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在此次抗疫过程中创作的经典作品,应以其敏锐性和鲜明性、现实性和精神性结合,使作品充满艺术感染力,充分体现新时代最特殊的“抗疫精神”。展现出深藏在每一个中国人内心深处强大的精神力量,彰显伟大的党、伟大的民族精神、伟大的实践中形成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以及这种制度引领下的全民族的人文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才能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在复杂的形式下,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人类积极的正能量,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其价值可以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丰富的资源。

3. 极扩宽对话途径,拓展文化交流渠道

大力拓宽对一些国土小、人数少国家的对话途径,做好文化交流的顶层设计,加大配套资金投入,增建文化设施,推动开展文化经典的交流活动,实现在对外传播过程中,中国文化经典在海外更好落地,让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全面了解中国、认识中国、亲近中国,扩大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同时,加强与国际组织开展文化合作,积极发挥国际组织的作用,推动促进国外民众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例如,中国美术馆分别于2017年、2018年牵头成立金砖国家美术馆联盟和丝绸之路国际美术馆联盟,为促进联盟各国民心相通,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提供合作平台。

当前,国际疫情还在持续蔓延,但文化交流并没有中断。我已收到包括法兰西艺术院、意大利艺术研究院、意大利艺术研究院雕塑院等多家艺术学院、博物馆、美术馆的问候。他们都认为,人类共同的敌人是新冠病毒,全世界应团结一致,共同抗击新冠病毒。诚如法兰西艺术院主席让·安哥拉在信中写道:“我们所有人都寄居在一叶脆弱、狭小的扁舟上,我们有义务互相理解、互相协作。”

基于此我认为应特别加强与世界各国著名文化人士之间的交流,特别是加强与那些了解中国、对中国有着深厚感情的人士交流,以他们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拓展、加深与世界的沟通,使中国文化在更为有效的渠道和平台上更好地传播。在交流传播的方式上要深入研究“线上”的特性,充分利用好线上的独特性及其不可取代性,进行广泛而生动、深刻的交流。


  
以高质量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夯实扶贫攻坚
 


文化扶贫是激发贫困地区内在活力,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的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扶贫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作用愈发突出,各级政府以繁荣兴盛农村文化、推动城乡文化发展一体化为目标,以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为抓手,认真落实党和国家相关决策部署,推动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数据显示,2005年,县及县以下文化事业费占比仅为26.7%,2018年比重上升到54.2%,城乡投入结构不断优化。2019年全国有2325个县(市、区)制定了文化站服务清单,占县级行政区划的83%,乡镇文化站“不开门”问题已基本解决。在村(社区)统筹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494747个,占比86%。已有1649个县建立文化馆总分馆制,1711个县建立图书馆总分馆制,畅通了将优质资源输送到乡村的渠道。 据文旅部资料显示,目前全国已设立156家非遗扶贫工坊,吸收贫困户5177户,使传统工艺成为带动贫困人群就业增收脱贫的重要抓手,向中西部“三区”县及县以下文化单位选派文化工作者9.8万余名,为基层培养9000余名文化工作者。

近年来,中国美术馆将馆藏延安时期的版画复制装裱,无偿地捐赠给延安鲁艺;把表现周恩来总理馆藏美术作品复制赠送给周恩来纪念馆;把珍藏在中国美术馆表现遵义题材的作品赠送给遵义美术馆。同时为了更好地响应“文物活起来”的指示,提高基层文化场馆的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中国美术馆率先将藏品无偿送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举办巡展,以经典作品攻坚文化扶贫,丰富“四区”人民的精神生活。中国美术馆所实施的“走向西部”展,足迹遍布重庆、广西、贵州、宁夏、新疆等西部地区,许多出现在教科书和出版物上的经典作品,使久渴审美大餐的西部各省市观众,尤其是美术工作者如获至宝。

在农村文化建设取得积极成效的同时,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不均衡。中西部农村地区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保障任务还十分艰巨;二是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群众需求对接不够精准。部分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还不够高,一定程度上存在群众“用不上”“不想用”的情况;三是开放性、创新性不足。在供给方式上,简单化、灌输式的供给比较多,更加人性化的、接地气的供给方式不够;四是农村文化人才严重缺乏。基层公共文化机构专职人员数量不足、队伍不稳定、水平参差不齐问题比较突出。

根据以上问题建议:

一是深度对接乡村振兴战略,牢牢把握农村文化建设有利契机。加强规划引领,将农村文化建设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专项规划。坚持“一村一策”“一村一品”,挖掘乡村特质,明确发展定位,突出个性发展。

二是创新农村文化建设思路举措,着力提升服务效能。统筹公共数字文化项目建设,深入实施“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如“江苏公共文化云”服务平台,有近600家乡镇综合性文化站入驻,两年多累计服务人次超9100万。搭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公共文化和旅游产品交易中心”“农村书屋”“ 云上美术馆”等,促进农村供给主体多元化、服务内容多样化,通过信息化手段推动文艺经典资源共享。

三是着力提升群众性文化活动内涵,进一步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加强“三农”题材群众文艺作品创作,使优秀乡村文化深度融入乡村居民日常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引导农村群众在文化生活中当主角、唱大戏。浙江丽水连续数十年举办村民自编自演的“乡村春晚”。成都市蒲江县明月村开展乡村艺术普及活动,孵化村民文艺组织,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文化名片。

四是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传承发展,大力弘扬农村地区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传统古村落可持续保护和发展,提高农村地区非遗传承人群的传承能力和传承动力,可与国家级、省市级博物馆美术馆结成帮扶对子,通过展览展示和宣传平台帮扶非遗传承人脱贫致富。

五是树牢融合发展理念,推动农村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互促共进。加大乡村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的普查、梳理、挖掘力度,依托文化创意,推动更多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推动有条件的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中心提供文化旅游服务功能。促进乡村民宿资源开发和产品建设,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升级。支持开展红色旅游、农业旅游等项目。

六是切实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充分激发农民群众文化自主性。挖掘培养有影响力的乡土文化人才,创新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工作机制。培育“新乡贤”,鼓励本乡本土走出去的知识分子、企业家、退休干部等回乡参与文化事务。指导实施乡村优质文创项目,吸引优秀人才常驻,定期开展文化艺术公益培训。